建宁红色故事:彭德怀与女贞子树
1933年冬,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时,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因操劳过度生病了。当天夜里,彭德怀高烧久久不退,大汗淋漓,冷时盖了三床棉被,依然牙齿打颤。他身边的警卫员吓得乱了方寸:“这可怎么办才好?”于是,连夜叫来军医。经军医诊断,彭德怀并非感冒,而是患了疟疾。
由于前线药品匮乏,医疗条件有限,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彭德怀的病仍没有明显好转。12月,三军团撤入建宁县城,彭德怀来到黄泥埠竹薮红军医院休养。
一天,水尾村村民谢金宝来到黄泥埠,听说彭德怀患了疟疾。他找到彭德怀,详细了解病情后,告诉彭德怀,自己的兄长谢辅生有治疗疟疾的良方。
当天,天下着雨,彭德怀在红军战士的搀扶下和村民谢金宝绕着山路,来到水尾村,让人找来土郎中谢辅生。
“首长,您的病有些日子了,疟疾是传染病,必须马上对症治疗才行。”说完,谢辅生让人到村里的那棵女贞子树上采集树叶与果子。
“这也能治疗疟疾?”众人不解地问。谢辅生说,他从医书中看到,女贞子树的叶和果子对治疗疟疾有疗效,但是还必须搭配其它草药一并入药。
谢辅生回到家中,按照医书中记载的方子进行配药。几帖药下去,彭德怀的疟疾就治好了。彭德怀病好后,一刻也没有停歇,马上又投入到反“围剿”的大战中。
临行前,站在女贞子树下,彭德怀握着谢辅生的手表示感谢,并感慨地说:“没想到,这棵女贞子树还可以入药。希望它以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,挽救我们红军战士的生命。”
谁也没想到,彭德怀的这句话居然成为了事实。
1934年5月,反“围剿”战斗中,建宁县城失守,一部分红军撤到水尾村,经过几次作战,伤病员人数逐渐增多,需要有个医疗治病的安定场所。红军决定在水尾村设立一处红军医院。
水尾村山势如牛背,地势险要,交通闭塞,满山密林茂竹,山间小路四通八达。医院位置选在哪里?刚开始,红军在村里找了好几个地方,都不合适。不是离村民家太近,就是地方太小。
后来,终于在村部后一百余米处,找到一座杉木平房,既隐蔽,面积也够大,又便于安全转移。更让军医们满意的是,平房旁边还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女贞子树,它的树叶是治疗枪伤的良药。
“就定这里了。”负责选址的红军战士选定地址后,才了解到这棵树还治好过彭德怀的疟疾。
后来,水尾红军医院正式设立。红军医护人员和当地土郎中就地取材,用这棵女贞子的树叶和果子治好了不少红军的伤病。